金岱
报上曾有《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〉不是一本好书》一文,认为该书从思想倾向来看,是在宣扬斯大林主义;从艺术上说,不是一个作家的创作,而是一种众人的杂凑;从接受来讲,尤其是对于青少年,乃是一颗糖衣炮弹。 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》无疑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的,是极左思潮的产物;就艺术而言它也从来就不是一本了不起的书。但是,书中主人公依信念与人生旅途中种种困苦艰难搏斗的感人情状,那顽强意志与进取精神,曾鼓舞过千百万人。 《三国演义》、《水浒传》中浓厚的封建忠义思想,托尔斯泰、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的宗教倾向,一点也不妨碍我们从中获得养料。屈原、司马迁、文天祥的“意识形态”从未被我们视为“正确”,但他们的人格力量却一直鼓舞着我们。 金无足赤。一本书,只要曾是有益于人的,那就自有它存在的价值。其中的糟粕,读者和时间自会清理。 我们批“左”,往往只批其社会层面的意义,其深层思维结构,却没有从根本上触动,结果便形成了一个可笑的局面:用“左”的深层思维方式去批“左”的表面意义。